温馨提醒:建院60多年来,医院全体员工发扬“厚德、精医、敬业、创新”精神,坚持以“救护生命、关爱健康、真心呵护、诚信服务”的宗旨,努力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优美的环境,为病员及家属提供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咨询电话:0834-8531121
布拖地处大凉山腹地,1685平方千米的大地上,生活着彝、汉、苗、回等十几个民族,总人口18万多点,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世代友好相处,共同孕育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向世界文化奉献了火把节、朵洛荷、彝族银饰、阿都高腔、口弦等彝族文化奇葩。
随着文化全球化,许多民族文化被支离分解。许多民族地方,就连着民族服装的人也寥寥无几。不过,在布拖县城,至今来来往往的大多数人仍穿着布拖特有的彝族服饰,女人们背上的毡子,像老鹰一样,极具魅力,真是一道风景线。
在文化全球化同质化的浪潮中,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正面临危机,大有被同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适用甚至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但在布拖县城处处飘荡着悦耳的彝语,就连县城许多做生意的彝族人也不习惯说汉语,许多外地人到了布拖后交流吃力。在中国的城市几乎用汉语能交流,但在布拖县城,难度很大。有如此特色的少数民族县城在现今的中国应该很少见。
布拖县城至今还保留着赶集的习俗,这恐怕在中国也是一大特色。以前是十天一场,前几年改成五天一小场,十天一大场。赶场日,人们不单纯是上街买卖东西,很都时候是去见亲朋好友,调解纠纷。赶场日,更是年轻人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许多年轻人就是在赶集日发现并找到了心上人。
有趣的是,民间许多一触即发的纠纷通常也在赶集日被年年长者们三言两语调解好。布拖人有自己的一套民间习惯法,一般很少有人上法院打官司。值得一提的是,布拖人习惯“有事当面说”,在他们眼里“告状检举”是一件十分失去道德的事。所以在布拖工作的大小领导们,只要自己正,布拖人是断不会在网络让领导们贴上标签的。
在乡村,见到有外地人到来,布拖村民们都会真诚邀请他们到家做客,然后盛情款待。有趣的是,布拖民间没有向客人敬酒和劝酒的习惯,把酒摆放在客人面前后由客人自己“力量而行”。在一切被商品化的今天,还能如此善待陌生人,恐怕布拖也是独一无二。
布拖民间还有许多游客只能在电视镜头里见过的扣人心弦的斗牛、赛马、斗羊、斗鸡、爬杆等传统技竞活动。
行走在布拖的村村寨寨,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质总是扑面而来,大家总是情不自禁感慨:布拖才是彝族原生态文化的家园!